2014年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北京站的美國展團。展會現場,很多學生與海外院校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留學中介服務形式及內容的多樣化,一些人長灘島質疑“地攤形式的教育展還有辦下去的必要嗎?”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從3月15日至30日,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舉辦的第19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陸續在北京、重慶、鄭州、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七個城市舉行。本次展會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褐藻醣膠400餘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中學及各類教育機構參展。
  作為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級留學類展會之一,中國國際教育展曾是很多準留學生及其家長獲得一手留學信息、與院校直接溝通、與留學服務機構面對面商談的重要的一站式服務場所。不過,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留學中介服務形式及內容的多樣化,人們對於教育展的依賴似乎在減少。更有人認為,國際教育展錶面風光,預防癌症食品其實已落寞,甚至質疑“地攤形式的教育展還有辦下去的必要嗎?”
  國際教育鼎曜製冰機展真的衰落了嗎?其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在互聯網大發展的新時代,消費者又需要怎樣的留學服務?
  現場
  多數參觀者未汽車借款有明確目標
  “我對留學還不是很瞭解,這次來就是隨便看看,遇到感興趣的學校就瞭解一下。”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拉開了序幕。今年展會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中學及各類教育機構參展。據主辦方介紹,首站北京站吸引了觀眾累計近3萬多人。
  15日上午,記者一進入農展館院門,就看到通往新館的道路兩側站滿了各留學中介機構發放宣傳材料的工作人員,不少參觀者走到展會入口時,手裡已拎滿了各種宣傳袋。
  今年,除學生憑證件免費入場,其他參觀者仍需要購票,因此來參觀的還是以學生為主體。他們穿梭在發放宣傳材料或者做調查的留學機構人員中間,不時在某個院校展位前駐足、詢問。
  “我是第一次來參加國際教育展,感覺這裡非常熱鬧,有點‘廟會’的感覺。”小宋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剛剛決定畢業後留學的他,聽說有這個展覽就過來了。
  “我對留學還不是很瞭解,這次來就是隨便看看,遇到感興趣的學校就瞭解一下情況。”小宋說。
  記者從部分參展院校和留學機構工作人員那裡瞭解到,來參觀的學生大多對留學或者海外院校並不是特別瞭解,真正目標明確來咨詢的是少數。
  今年,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參展,其中美國展區最為熱鬧。在人群中,還不時有中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出現,在美國高中的展位前和工作人員進行著交流。在國際教育展上,觀眾的低齡化也日漸成為一種趨勢。
  回顧
  高峰期觀眾可達10萬人
  “來參觀的人烏泱烏泱的,中午我拿了盒飯沒地兒吃,最後是坐在一個梯子上吃的。”
  “現在的教育展雖然看著還很熱鬧,但和前幾年相比,感覺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少了。”嘉華世達美國項目部副總監李鳳娜參加過多屆展會,她覺得這幾年展會的人流明顯變少了。“前些年人們還會覺得國際教育展比較新鮮,現在人們瞭解留學的渠道增多了,很多人也就覺得來這兒沒有必要了。”
  1999年,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剛舉辦時,正值國內自費留學開始升溫,但當時人們瞭解國外院校信息的渠道很少,國際教育展的舉辦恰好為他們搭建了這樣一個信息平臺。
  “其實,1999年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剛舉辦時,規模還比較小,參展的國外院校也就幾十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車偉民介紹,當時存在的一個情況是,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都各自舉辦教育展,市場比較混亂。2002-2003年,在教育部的協調下,這些教育展都併入了春秋兩季舉辦的中國國際教育展當中,不再批准單獨辦展。“因此從2003年開始,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的規模就比較大了,參展單位一般都有200家,並且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車偉民印象中,大約從2006年開始,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進入了高峰期,持續了有三四年的時間,參展單位有500家左右,觀眾最多可達10萬人。
  資深教育媒體人鄭勇記得,2005、2006年時,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還在國貿展館舉辦。“當時展館副廳都打開了,來參觀的人烏泱烏泱的,中午我拿了盒飯沒地兒吃,最後是坐在一個梯子上吃的。”
  鄭勇分析,那時非典的影響已經過去,各國留學政策也都在放開,1999年大學擴招後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都使得留學越來越熱。缺少信息的人們自然都會來教育展看看。“那時留學也比較‘高大上’,很多人覺得國外院校很新鮮,反正不要門票還有紀念品,相干不相干的人就都來了。”
  未來
  信息渠道增多,觀眾人數下滑
  隨著留學市場日趨成熟和透明化,很多人不需要再到展會來瞭解信息。
  “近幾年,隨著網絡的發展,留學服務機構的日益增多,留學市場日趨成熟和透明化,很多人不需要再到展會來瞭解信息。”車偉民承認,近幾年參展的觀眾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近兩年的觀眾大概都保持在五六萬人次。“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
  面對“國際教育展落寞論”,鄭勇也認為,如今人們獲取留學信息的渠道增多了,教育展已不是惟一渠道,但仍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自然會有人關註,“人數減少一些也不一定是壞事。”
  “在我看來,這種大型國際教育展的存在仍然有必要。”李鳳娜指出,現在很多學生從網上瞭解信息,可是網上的信息也不一定准確。“大型國際教育展有很多宏觀信息介紹,也有很多國家的院校參加,對留學不是很懂的學生和家長,通過一到兩天,去瞭解和直接溝通,可以短時間獲得很多真實信息。”
  市場
  機構教育展分走一杯羹
  不僅為學生提供與海外院校面對面的咨詢服務,還有眾多留學顧問現場為學生制定留學方案。
  近些年,很多留學服務機構都在打造自己的“國際教育展”,給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這樣的大型教育展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相比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這樣比較宏觀的大展,各留學機構自己舉辦的國際教育展大多會有明確的主題,針對性強,比如針對哪個國家的,針對高中留學的等等。”嘉華世達美國項目部副總監李鳳娜指出,很多參加機構教育展的人也有著相對明確的目的。
  “留學服務機構舉辦的教育展與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希望為中國學生提供新鮮的、完整的出國留學信息,幫助他們完成留學夢想。不過,國際教育展的目標人群是所有希望出國留學的人,我們的目標人群主要是出國讀博士、碩士、本科和高中的學生。”據啟德教育集團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張磊介紹,啟德教育集團舉辦的國際教育展,不僅為學生提供與海外院校面對面的咨詢服務,還有眾多留學顧問現場為學生制定留學方案,並有多國使館官員、海外院校代表、資深留學專家為學生解讀留學政策、錄取標準和教育優勢。同時,他們也提供出國金融、出國航班等相關信息。“總而言之,我們更加註重服務的完整性和延續性。”
  隨著網絡的發展,留學市場日趨成熟和透明化,很多人不需要再到展會來瞭解信息。 ——車偉民
  ■ 案例
  教育展上驚喜遇到理想學校
  2007年,李亮在遼寧某高校讀平面設計專業三年級,這一年他萌生了去法國留學的想法。“但是怎麼申請去法國留學,我卻一點兒概念也沒有。”李亮說。
  於是,李亮找到一家留學中介機構進行咨詢。他瞭解到歐洲的大學和國內的留學機構基本上沒有什麼合作。李亮隱隱感覺有些擔心。
  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的信息,法國一所參展院校的視覺傳達專業(與國內的廣告設計、平面設計專業相當)比較不錯。張亮感到很驚喜,馬上來到北京,在教育展上和那所學校的校方以及校代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知曉了學校的申請流程、作品集的要求等等。
  “之後,我瞭解到涉及小語種的留學,申請簽證比較麻煩,就找了之前的那家留學中介幫我辦簽證,其他的都由我來DIY。”李亮說,好在一切都很順利,最終,李亮成功赴法留學。
  “後來,這家機構的老師還和我說很幸運,這樣的學校平時很難見到,他們在教育展上也和那所學校建立了聯繫。”
  參加多個教育展,相互比較核實
  王女士的女兒玲玲今年讀初中二年級,從上初中開始,王女士便考慮將女兒送到美國讀高中。
  “孩子上初一時,我就和老公利用業餘時間去網上查一些美國高中的相關信息,我們也去留學機構做了咨詢,聽了一些講座,基本瞭解了申請流程和要準備的東西。”王女士說。
  除了留學機構的推薦,王女士也會去一些教育展,現場瞭解一些美國高中的情況。
  “我去參加過一家留學機構舉辦的美國高中的教育展,規模不算大,大概來了七、八家高中,有的高中有校方人員,有的只有校代的工作人員。參加教育展的好處就是可以和校方或校代工作人員當面溝通,比較高效,而且獲取的信息真實,心裡有底。”
  前些天,王女士還帶著女兒來到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因為這次有部分美國高中也參展了。王女士向一所綜合實力中上等的高中做了咨詢,校方的招生官還對玲玲進行了面試。
  王女士認為,如今獲取留學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哪一種也不應偏廢,應該多從各種渠道瞭解,相互比較印證。
  ■ 對話
  為院校機構創造交流合作平臺
  “教育展不能只圖規模,一定要提升服務質量,讓展會更有效果。”
  ●對話人物:車偉民,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
  教育展的招生功能在下降
  新京報:有些人認為這兩年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呈現“頹勢”,觀眾少了,參展院校的知名度也有所下降。你是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
  車偉民:隨著留學市場越來越成熟,越來越透明,教育展的招生功能在下降,觀眾人數有所減少也是正常現象。
  在我們看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的最大功能是教育推廣,它也為中外院校、教育機構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個平臺。如今很多國家都是組團來參展,展位佈置得非常漂亮,非常有特色,這是展現一個國家的教育實力和形象的好機會。而且,今年日本、俄羅斯等國也有很多國內的名校參展。
  此外,來參展的觀眾雖然有所減少,但同前些年相比,他們來參觀的目的性更強。不像10年前,展會上人山人海,和留學相關不相關的人都來了,大家都很盲目,展會提供的信息也相對較少,那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教育展不能只圖規模,一定要提升服務質量,讓展會更有效果。
  根據留學群體舉辦專業展覽
  新京報:你認為國際教育展未來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和改變?
  車偉民:現在很多機構都以國際教育展的名義在做活動,但每個教育展的內涵和外延都是不一樣的。
  我認為未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還是會以留學為主要內容,不過會越來越傾向於多元化,比如會把留學的不同群體細分為高中、本科、研究生等,可能會做一些專業性的展覽。
  再比如現在留學的學生已不再像20年前,大都讀三四年,然後在國外工作。現在有的人就是去幾個月,或者交換一兩年,留學已經與交流日益融合在一起,我們的展覽形式也會和這種變化相適應。
  更重要的一種趨勢是,隨著中國正在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我們的教育展也要向發達國家靠攏。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教育展是不一樣的,發展中國家是針對學生的,而發達國家是針對院校、機構的,為院校、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創造平臺。
  留學服務存在商業化推廣的問題
  新京報:國際教育展提供的是留學服務,你認為我們在留學服務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
  車偉民:我覺得現在留學服務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太商業化的推廣,檔次比較低,沒有把留學作為人生規劃和生涯指導來做。
  2013年,中國大陸學生留學的人數達到41.39萬,但他們並不都是準備好的人,尤其很多學生年齡相對較小。不管是國家還是中介機構,有時為了推銷,可能並不會把全面的情況告訴學生和家長,這對學生和家長是不利的。教育部也希望我們能夠加強對留學市場的引導。
  今年展會我們的一大特點就是提出加強行前培訓,包括加強心理準備、學術準備、國外安全教育、對國外文化的瞭解等等,確保學生真正做好留學的準備。
  D08/D09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孔悅
  D08-D10版攝影(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原標題:“地攤式”留學展更看重現場交流與教育推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61rebh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